报 告 人:曹达鹏 北京化工大学
报告时间:2025年8月24日(周日)10:00-12:00
报告地点:王哥庄园区L2 215会议室
主 持 人:王光辉 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曹达鹏,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6),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019)。2002年获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香港大学、新加坡纳米材料公司以及美国加州大学Riverside从事科研工作。2005年至今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导。先后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会理事以及中国化工学会多个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任《Eng. Sci.》期刊的主编以及多个国际期刊编委。近年来连续入选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18-至今)和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2021-至今)。主要从事氢能催化材料及器件(氢燃料电池和电解水制氢电解槽等)和多孔框架材料(包括COFs和多孔有机COP材料)的理论及实验研究。在《Nature Catal.》《PNAS》《JACS》《Angew. Chem.》《Adv. Mate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80余篇,被Nature、Science等SCI期刊引用3.0万余次。
报告简介:
近年来,面向燃料电池应用的原子级活性位点ORR催化剂受到了广泛关注,因为这些材料能发挥最大的原子利用率。本工作系统研究了原子级分散的ORR催化剂的结构性能构效关系,提出了结构描述符新概念,实现了从催化剂本征结构到催化性能的直接预测;提出了双位点催化剂的共吸附协同催化机制,有效地抑制双氧水的产生,为设计高性能氢燃料电池催化剂提供了科学指导。也提出了BASED新理论来准确表述催化物种在表面的吸附行为,首次发现了催化过程中自旋过渡态现象。另外,也合成了系列高性能电解水制氢的析氢析氧催化剂,并应用到电解水制氢器件中,通过合作研究实现了千方级大型碱性电解槽的研发与应用。
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同学参加!请提前10分钟入场!